红山堡的历史文化
分享 2
2015-03-04
263
横山堡,地处毛乌素沙区和鄂尔多斯台地地貌的结合处。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植被良好、农牧业生产相当繁荣发达的地区。自我国北宋以来,这里的沙漠化加剧,逐渐变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区。
明代,受到明蒙之间的战争影响,明王朝开始加强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河套平原丢失后,明军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而最易被突破的区域就在地势较为开阔的黄河以东的灵武、盐池一带。顿时,以该处为中心的宁夏地区就显得十分重要。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就评到:其为“关中之屏蔽,合陇之上噤喉”。据此,可以判断在明成化(1465-1487年)之后,灵武地区靠近长城的地带变成了明蒙双方攻防的必争之地。
受这一影响,在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设立的宁夏镇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地形上看,宁夏镇沿长城形成“几”字状,三面受敌。当时的三边总督刘天和言:“深以宁夏失险为尤”。
为了加强宁夏镇的军事力量,提高军事防御能力,明朝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设置三道军事防线,其中以灵武和花马池一线为第一道防线,该防线是蒙古铁骑入宁夏的大门,原则是力拼坚守。第二,设立大量的边关堡寨,每个堡寨均有围墙。所修堡寨均采用削坡为墙和夯土版筑两种方法。在地形选择上,亦都修在依山带水且有制高点的地方。那是,由于对关、城、寨、堡在名称上并无严格区分,因而在修建的内容和等级方面亦无严格的区分。第三,建立都司卫所,驻扎军队。同时,实施“屯田戍守”方针,即派军队屯垦驻防,所谓“三分操备七分种”。第四,实施“随军守边”的政策,即规定屯田将士可带家眷,目的有二,一是减轻国家的负担,一是减轻将士的思乡之情,安心戍边。
依据上述的历史地理背景分析,横山堡应是明军在长城军事防线中的第一道防线的重要军事设施之一,其地位当等同于关的地位。
明代军事文化
明代,战争的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突出特征就是火器的大量使用。这一点可从明军的武器配备和军队兵种变化得到印证,就武器配备而言,明军通常为“铣10,刀牌20,弓箭30,枪40”,火器的比例占到了10%。同时,在军队中还增添了火箭、火蒺藜、火枪、将军筒、铁炮等一系列火器,更为重要的是还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佛朗机。另外,还产生与火器相配套的战车,如火箭车、将军车、偏厢车、正厢车等等,再就是还发明多种火雷和可以联发的地连珠和涌珠大炮。于大量火器配备相对应的是明军在兵种方面也增添了两大兵种,即神机兵和有火器配备的新型车兵。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明军的战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戚继光和俞大猷的新发明。戚继光的战法是,敌骑进攻,车列方营,鸟铳、火箭、佛朗机轮番施放。如敌不退,火箭车和将军车上的火器齐发。如敌败退,则出骑兵进行追击。俞大猷的战法是,敌骑进攻,车列方营,施放火器,打击敌人。如敌败退,先以车兵追击,再以骑兵穷追。
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明军的作战模式已经向热兵器时代过渡,骑兵的作用下降,而以以步克骑和以车克骑成为了明军军事战略思想的主流。
明代屯堡文化
明代,为了“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同时还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因此形成了三种屯田形式,即军屯、民屯和商屯。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新的文化现象也随之产生,这就是“屯堡文化”。屯堡文化被称为“明代历史的活化石”,包括建筑、服饰、婚丧、饮食、祭祀等多个方面,今贵州省安顺一带仍保留有这一古老的文化,堪称是活的屯堡文化。
实地勘察
从实地勘察看,横山堡堡城主体原貌已无,土筑的城垣残存。城的结构为正方形的“套城”形式,即由堡城和其子城-瓮城组成。进堡之门开在西侧,堡的正门向南开。城墙高8米,顶宽4米,低宽7米。
在堡内还发现了一些明代的青花瓷和粗瓷的残片以及一些古陶残片、铁器。据了解,该处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有人还在此处发现了一块雕刻有异族风情的石块。另外,堡城周边有沟为之,沟内有深不可测的藏兵洞多处,令人十分迷惑。因洞内曲折,且暗器机关密布,目前,无人知其通向何处。
可以想象,数百年前的横山堡是何等的恢弘!何等的热闹!那金戈铁马的场面又是何等的惨烈!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