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藏兵洞:举世罕见的地下兵城

   2012-09-28 553

   藏兵洞又有新发现!

  继2006年的首次清理发掘之后,有关部门于2012910日又完成了对藏兵洞的第二次、也是规模更大、收获更多的一次清理发掘。军事设施的完备,边贸互市的繁荣,形象而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也为藏兵洞增加了新的亮点。

  藏兵洞,位于宁夏灵武市境内、明代长城南侧,与明代所修的红山堡紧密相连、融为一体。长城、城堡、水系、藏兵洞,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科学的、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如今,它的防御功能已经不再发挥作用,转而成为宁夏一个人气不断攀升的旅游景点。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天赐宝地,藏兵洞就在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东面,两者相距仅有4公里。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已名闻天下;水洞沟藏兵洞,堪称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奇观,令人啧啧称奇。两个景观相邻、且都以为名,更由一个旅游公司管理,且作为一个有特别文化内涵的景点,承担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这也是天下绝有。

  同水洞沟遗址地面遗迹偏少、触手可及的实物不多的状况相比,藏兵洞则别有洞天、玄机密布,游客到此,有洞可钻,有奇可寻,有幽可探,有险可觅,有感可叹,可以与古代设施近距离接触,可以直接与古文明对话。

  几多机巧:藏兵洞里藏玄机

  进入水洞沟峡谷,沿着有关部门新建的台阶拾阶而上,就可以看到一个神秘的洞口。一进洞口,就等于走进了一个变幻莫测的迷宫。藏兵洞的地道,密如织网,蜿蜒曲折,左右呼应,四通八达,长洞连着短洞,大间接着小间,掩体贴着通道,上层通着下层,它们虽然隐藏于崖壁之中,却与长城、峡谷、沟壑、城堡有机组合,一头连着红山堡,一头通往城外,构筑了内外相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置身其间,不知洞内藏有多少玄机,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又该走向何方。就是有指示牌指引,也很难辨清东南西北,出路在哪里。

  据史书记载,明代鞑靼、瓦刺贵族曾多次从灵州至盐州一带拆墙南下掠夺财物,但他们却从没有攻破过红山堡。有关人员认为,包括藏兵洞在内的立体防御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洞内空间虽然很有限,但掩体、坑道、陷阱、卧室、水井、灶房、炮台、火药库、兵器库、储藏室、通气孔、瞭望台、议事厅等设施一应俱全,可以满足饮食、休息、集会、长期驻守之需,即使多日不出洞,也无衣食之忧。可以说,洞内的所有设施,都充分考虑了作战、生活的各种需要,也为长期坚守做了充分的准备。

  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峡谷南北两侧的藏兵洞,在地下竟然是相通的。将士们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在地下从这面运动到那面,随时增援另一方,这是最近清理的新发现,这也让人对藏兵洞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让人更具体地感受到了藏兵洞的玄妙。

  藏兵洞与其附近的建筑共同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是完整的,科学的,处处都能体现古人的聪明才智。

  藏兵洞内机关很多、陷阱密布、易守难攻,让入侵者防不胜防。有些陷阱,设在单人通行的通道内,深达一丈,下面鹿角铺地,木钉高耸。为了让木钉更加锋利,有的还用铁皮包尖。人一旦落下,非死即伤。就算有来犯之敌真的进入洞内,在神秘莫测、陷阱密布的藏兵洞内,也是难成气候。

  有一个陷阱,有两具白骨横卧地下,令人毛骨悚然。记者曾就此问过相关人员,得到的答案是:这两具尸骨,原来就在陷阱内,并不是后人放入的。这不能不令人猜想:是何人、在何时落入陷阱、死于非命?历史上,藏兵洞内是否真的发生过厮杀格斗?由于没有文献记载,现在已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复了。

  记者日前在北侧的藏兵洞内看到,有好几个侧洞都设有机关,盲目进入者只要踏上一小块踏板,悬挂于头顶的铁蒺藜就会落在头顶,将人砸死。有一处陷阱,下面锋利的木钉被固定在可以相向转动的两个轱辘上,人一旦掉下,相向一绞,将遍体鳞伤。还有一处陷阱,表面只是平铺了一些木板,但这些木板是可以翻动的,来多少人就会掉下去多少人,地面上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而生死门的设置,尤其令人叫绝。一个可以转动的木门,后面隐藏着两个洞口,木门向左一转,人就进了右边的洞口,木门向右一转,人就进了左边的洞口,一生一死,仿佛在一念之间就决定了。

  站在瞭望台瞭望,峡谷内的一切都可尽收眼底。而在峡谷内行走的人,几乎无法看清瞭望台在哪里,对藏兵洞的秘密更是无从知晓。有些瞭望台,既可以瞭望军情,又可以通风透光,还可采取射箭等军事行动。藏兵洞虽然是防御设施,但也具有进攻的功能。

  设防和进攻,闪耀着智慧的光辉;饮食和起居,也彰显出聪明的理念。记者看到,洞内可供饮用的水井,至今仍未干涸。在里面埋锅造饭,却不用担心烟熏火燎,因为炊烟可以通过专用通道自如地排出洞外。巧妙而隐蔽的通气孔,可以保持洞内始终空气新鲜。而在洞顶装饰、悬挂一些就地取材的空心草,可以有效地消除回音,让洞内保持相对的宁静,这也说明当时的将士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并可以恰当地运用消音的方法了。

  神秘莫测、攻守自如的藏兵洞,可以让入侵者胆战心惊、有去无回:它能使镇守将士牢牢地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可以出奇兵袭击,让被掠夺的战果得而复失;可以由地上转入地下,由公开转入隐蔽,躲在暗处进攻,让人焦头烂额、无可奈何;可以在洞内保存实力,等待援军;可以以逸待劳,阻挡对手退路...... “藏兵洞,真是奇妙的军事设施!

  一个奇迹:土林中的奇观

  藏兵洞开挖于长城南面峡谷的两侧。与明代防御工事红山堡(又称横山堡)明通暗连,互为补充。现在人们看到的红山堡,尽管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雨,仍然保存着基本完好的城郭。

  红山堡,长为380米、宽为320米,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由于当时防守任务加重,原来的城堡无法满足需要,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陕西、宁夏、固原)的秦紘,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委派宁夏都指挥使史镛对红山堡进行了扩建,驻扎在城堡的守军,也由初建时的102人增加到251人,堪称边防重镇。

  藏兵洞,就隐藏于3公里峡谷的悬崖峭壁之间,且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独特的地势。

  映入眼帘的是:黄土峡谷,雅丹地貌,谷深峡陡,群峰对峙,壁立高耸,奇形怪状,虽经风吹雨淋,却傲然矗立,千年不倒,被人称作土林。人们很难想象,大自然竟有这样的奇观。即使是石林,也有裂缝,也会震动、垮塌,甚至夷为平地,而水洞沟的这些土林,竟然屹立不倒、傲视苍穹,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开挖于峡谷两侧的藏兵洞,与城堡相通。长城、城堡、藏兵洞,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协调的防御体系。这个立体防御工事,曾在防御明代鞑靼、瓦剌入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烟波浩渺、水域宽阔的红山湖,位于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与长城相依相伴,在整个长城沿线也是绝无仅有的景观。

  土林的土质十分干燥、坚硬,可以想象,当年挖洞、运土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记者看到,几乎所有洞穴,都可以供人行走。人们无需弯腰就可通行,有的地方并排走两个人也不成问题。最近清理的地道,多数地段都有2米宽,2.2米高,即使身材魁梧的壮汉也可以通行无阻。这些地道的地面,多数都铺设地砖,低洼地段也有铺设碎石的。由于年代久远,多数地砖均有破损,完整的地砖很少。

  自几百年前驻军撤离之后,藏兵洞就渐渐不为世人所知了。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充满着神秘感。虽然有人自称在小时候曾钻到洞里玩耍过,但那实在不值一提。对藏兵洞的历史和全貌,以往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直到2006年,有关部门进行保护性的清理、发掘、疏通、加固、修缮,藏兵洞才撩开面貌,面容初露

  现在,蜿蜒于峭壁之间的藏兵洞,正在逐渐褪去其神秘的色彩,就连当年曾经十分隐蔽的洞口,也可以轻易找到。人们感叹:这个可以隐藏数百名将士、退可守进可攻的军事奇观,能以如此完整的面貌保存至今相当不易,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两次发掘:战争与和平的对话

  藏兵洞经历了两次系统的清理发掘。两次清理发掘相隔五六年,虽然都是以清理洞内塌陷的泥土为主、以修复内部设施为辅,为向游客开放创造条件,但却出人意外地出土了数量可观的明代文物。

  作为曾经使用过的军事防御设施,藏兵洞当然不会像古代贵族墓葬那样大量埋藏金银财宝、藏富炫富,但它也并非空空如也、毫无所藏,其出土的文物,足以让我们喜出望外。而其所藏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珍贵,但也并非毫无价值,它们无言地诉说了明代的历史,让我们窥测明代边关的生活,进而据此描绘出一幅长城西部沿线的生活画卷。

  检阅两次清理发掘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发现:两次出土的文物,具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2006年清理发掘出土的文物是以各类兵器为主的话,那么刚刚完成的第二次清理发掘就是以生活用品为主。如果再进行一些统计归类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以做出大胆的推测:这里曾经进行过战争与和平的对话, 这里,有战争,也有和平。战争可能是短暂的,而和平则可能是长久的。长城两侧的和平交往,互惠互利,才是那时的主流。

  藏兵洞者,藏是其主要功能。这里的,可能有两层含义:士兵和兵器。藏兵洞里曾经藏过兵,自然要藏些兵器。大量兵器,可能会随着部队的撤离而带走,但也不一定完全带走:有的可能来不及带走,有的可能没有必要带走,有的可能是有意留下、藏起来的。所以,人们就在2006年发现了令人惊叹的兵器库。在兵器库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明代守边将士使用过的刀、枪、剑、戟、箭头、箭袋、头盔、盾牌、铁蒺藜、火药罐等杂乱无章地摆放在那里。为了保持历史原貌,有关部门并没有进行对兵器库彻底清理,也没有把兵器摆放整齐,而是依然保持历史原貌。最令人震惊的,是藏兵洞里出土了一门体型较大的火炮,据说那还是从西班牙购买的,这说明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就已从遥远的国外进口热兵器了。据宁夏考古人员介绍,当时从国外进口的这类武器并不多。藏兵洞却能独得一门火炮,是否说明这里战略位置很重要呢?

  2006年,清理发掘的是峡谷南面的悬崖峭壁,清理总长达965米、面积达3200平方米。

  当然,那次人们也发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生活的痕迹。藏兵洞里所藏的麦粒、谷粒、豆粒依然清晰可辨,只是面粉早已变质变色了。有粮食,不能没有蔬菜。藏兵洞内也真的发现了守边将士遗留的蔬菜。那棵依然保持原来形状、原来色彩的白菜和土豆,都已风化了。仔细观察,那棵完全风干了的白菜,呈墨绿色,看那个头,原来应有七八斤重。当年,镇守将士究竟囤积了多少粮食、蔬菜?在洞内生活了多久?官兵最后是在何种情况下撤离藏兵洞?种种有趣的问题,令人猜测、遐想,甚至引发争论。

  2009620日至2012910日,有关部门集中对峡谷北面的悬崖峭壁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动土方7万立方米,清理洞道2600米长,清理面积6850平方米,几个数字均超过藏兵洞的第一次清理发掘。

  与第一次清理发掘出土的多为兵器有所不同,新近出土的文物以生活用品为主。有关人员统计,这次出土的物品有马镫、秤、油灯、斗、升、格、皮囊、弩等11种。其中,铜杆、木杆秤有171件,铁制马镫有183件,铁质油灯有10盏,木制的斗、升、格等量器有36件,皮囊有7件。记者在展示这部分出土文物的议事厅里看到,这些杆秤,有双钩的,有单钩的,有大秤砣,也有小秤砣,均以十六两一市斤为计量单位,尽管少数秤杆已经开裂甚至折断了,但上面的铜星依然牢牢地固定在秤杆上,且基本没有锈蚀。水洞沟旅游公司董事长王亚伟告诉记者,这些杆秤可以满足各种计量需要,最大的可以称300市斤的货物,最小的可以秤金银首饰等精确到极小计量单位的货物。专业人员在清理时看到,这些杆秤是用杂草包裹在一起的,但不知出于何种目的。而木斗依然保存完好,卯榫紧扣,四边、横梁均有铁皮加固,仍可以使用。记者注意到,这些器物均有长期使用的痕迹。

  马镫、油灯、皮囊等民用物品和杆秤、升、斗、等计量工具的大量发现,揭示了藏兵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也印证了明代这一区域边贸繁荣的景象。尽管战事不断,但那里的边贸互市仍然相当繁荣,长城两面百姓曾有密切交往。红山堡,不仅是屯兵的城堡,而且是互市的场所,曾有大量商贩云集,且交易的物品相当丰富。粮食、牲畜、瓷器、皮毛的交易,可能十分活跃。当时,虽有鞑靼、瓦剌贵族统兵进犯中原,但那只是统治者所为,而边界老百姓却一直和平交往,并通过贸易互通有无。

  当时,鞑靼、瓦剌贵族经常率兵南下,到中原地区掠夺人口、财物、牲畜,骚扰百姓,杀伤边民,一旦得手就立即撤回,然后又伺机再动。由于他们经常在草盛马肥、粮熟秋收之际入寇,中原王朝便不得不于此时调集军队保边护民、保护秋收。这一军事行动,也因此被称之为防秋防秋,耗去了中原政权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筑军事设施,是保边护民的重要措施,所以明朝在长城沿线建有大量防御设施,基本是70里建一城、30里修一堡。在大城堡之间,还要根据军事需要修建小城堡--“城障。明代,在横城至延绥不很长的地段内,就建了21城障。在长城内侧,每隔5里还要修筑一座黄土夯筑的烽火台。与藏兵洞结成攻守同盟的红山堡,就是一个城障。不要小看这个城障,由于有了它,又有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藏兵洞,鞑靼、瓦剌军队也要对它避让三分。

  两次清理发掘,都让人对藏兵洞刮目相看。尽管藏兵洞一词曾见于文献记载,但一个字已不足以概况这个地下兵城了。藏兵洞不一定要改名,但人们对它真的要重新认识。

  经过两次清理发掘,藏兵洞已经坦露了它的大部分真容,但是,藏兵洞的清理发掘还没有结束。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进一步的清理发掘,也相信它还会告诉我们更多的秘密。(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庄电一)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