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水洞沟四万年前的那场“旧石器革命”

   2013-07-01 288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7/01/c_116349700.htm
 新华网银川7月1日电(记者赵倩)在中国最早发现石叶制品,最早发现间接用火证据,发掘出最早的鸵鸟蛋皮串珠……但同时也因出土的大量旧石器和欧洲莫斯特和奥瑞那文化时期石器极为相似而饱受争议,这就是位于宁夏灵武市境内的水洞沟遗址,它曾改写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文化”的历史。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根据线索来到水洞沟考察,在一处断崖边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动物化石,在随后十多天的发掘中出土了300多公斤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继而形成了1928年在法国发表的水洞沟考古报告——《中国的旧石器》,证实水洞沟地区在3万年前曾有人类居住。
 “在上世纪20年代之前,国际考古界普遍认为中国及亚洲是旧石器文明缺失的地带,水洞沟遗址的发现打破了这一‘魔咒’,它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被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旧石器遗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
  在90年间的5次系统发掘过程中,水洞沟遗址共出土了5万多件石器和300多件动物化石,并与河北泥河湾、北京周口店被认定为中国北方第四纪地质和古人类文化研究的三个标准剖面之一。
 香港历史博物馆历史(考古)顾问、中国文物学会理事邓聪认为,世界考古学所展示现代智人认知革命的出现和变化,是旧石器中期至晚期阶段形成的,因此从学术史角度来看,水洞沟遗址是探索中国现代智人出现第一次革命最重要的出发点。
然而,当“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等多项称号对水洞沟在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地位和价值肯定的同时,有关水洞沟史前人类及其文化来源的争论也愈发激烈。
针对《中国旧石器》报告中指出的“水洞沟出土的部分石器同欧洲莫斯特和奥瑞那文化时期出土的石器在形状和制作修理工艺上极为相似”,当时法国史前考古泰斗布日耶倾向于用“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来解释。
 而后业界普遍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从泥河湾到周口店的旧石器文化体系中不存在孕育水洞沟文化的技术因素,因而其来自于欧洲的异族文化;另一种则认为水洞沟文化是本土起源,是华北传统旧石器工业的变体。
“在现代中国人来源成为学术热点,我们的祖先可能是数万年前来自非洲外来移民的假说依然盛行的今天,水洞沟自然会吸引很多人眼球”。高星说。
 最新研究显示,水洞沟遗址包含欧洲旧石器、华北小石片、细石叶三种文化形态,并相互交融,而非简单的外来移民替代。
专家还给出这样的推测:大约4万年前,一支生活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先民受末次冰期严寒气候的驱使,辗转来到水洞沟生息繁衍,数千年后他们神秘地消失了。近3万年前,华北的一支人群来到这里,这次迁徙演化时断时续至2万年前划上休止符。大约1.2万年前,又有一支人群翩然至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裴树文说,对于水洞沟文化中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和以石叶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以及细石器文化的恍惚关系,以及期间蕴含的早期现代人在东北亚迁徙、扩散和技术交流的过程和机制,有望在接下来的发掘和研究中得意诠释。
目前,对于考古专家来说,最希望在水洞沟发现的还是人类化石。
宁夏文物考古所研究员王惠民说,人是文化的主体,我们最希望在下一步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人的化石,这样就能根据其特征判断水洞沟人的迁徙是人的迁徙还是文化迁徙,水洞沟人的来源之谜才有望得到解答。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