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考古界“活化石”钟侃因病去世
分享 0
2013-07-11
167
宁夏考古界“活化石”钟侃因病去世
享年75岁,今日9时在银川殡仪馆举行追悼会
7月9日15时,宁夏考古界“活化石”钟侃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5岁。记者10日晚从宁夏博物馆获悉,11日9时,钟侃先生追悼会将在银川殡仪馆举行。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介绍说,宁夏考古历来和钟侃有关。宁夏的任何一次重大考古行动从未少过他的身影,在宁夏考古学这块土地上,他一次次引领着本土考古的高峰:他是宁夏第一个参与国家组织的对宁夏的考古者、参与宁夏第一部通史的写作者、第一个发现西夏王陵者、第一个编写《西夏简史》者、最早发现宁夏有仰韶文化者,他和他的同事们将宁夏考古一次次推向中国考古的学术前沿。
1960年,21岁的钟侃大学毕业来到宁夏。当时这个荒凉地方给他的考古事业带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他选择的宁夏,成就了他的考古辉煌生涯。50多年来,他凭着两条腿踏遍了宁夏所有地方,直到一年半生病之前,钟侃先生仍为考古事业忙碌着。(记者陈秀梅实习生张丰)
人物档案
钟侃,1938年8月29日生,江西省定南县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9月分配到宁夏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曾任宁夏博物馆馆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西夏简史》、《宁夏史话》、《宁夏考古大事记》等。
网站编辑补充:
钟老师曾任水洞沟遗址研究院副院长。
1960年,宁夏考古队配合前苏联组建发掘“水洞沟遗址”的考古队,钟老师参加了这次“全国最高级别的学术考古工作”。这次考古挖掘进行了一个多月,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推翻了1923年德日进认为“水洞沟文化遗址里只有旧石器的”论断,将水洞沟的考古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钟侃作为领队,主持挖掘水洞沟遗址,使用当时先进的碳14技术,从地层上进一步监测出了水洞沟地质成因、地层相对年代等。从许多方面回应了某些西方学者对水洞沟文化的判断:上世纪20年代,参加水洞沟考察的布勒等人在报告中认为,水洞沟发现的石器“好像处在很进化的莫斯特和正在成长的奥瑞纳文化之间的半路上”,步日耶等人甚至认为这里出土的“小的叶状、尖状器至少同原始梭鲁特文化期类型有某些一致的联系”。从文化现象上明确肯定了水洞沟与欧洲旧时期文化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