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 ——记宁夏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伟
□本报驻宁夏记者王涛
剑走偏锋
10年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虽不是家喻户晓,却也小有名气,而将鄂尔多斯羊绒制品推向国内外市场的操盘手之一即是现任宁夏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伟。
王亚伟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年近50岁的他,当过兵,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工作过。1992年,他创办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牧马人商贸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王亚伟不但在羊绒制品生产销售方面成就了很大业绩,在煤炭开采方面也很有建树。
然而,就在羊绒制品和煤炭生意蒸蒸日上时,王亚伟却要到宁夏投巨资,开发戈壁荒滩上的水洞沟遗址。
王亚伟到宁夏投资旅游消息一传出,企业管理层和商界朋友都不理解,几乎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但这并没有动摇王亚伟到宁夏投资旅游的决心,因为他不是一时脑子发热,他的决策来自中国研究历史的一本书——《水洞沟》。这本他听过、看过无数次的历史书,让他对宁夏水洞沟人遗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心里已经放不下那群3万多年前的水洞沟人。
王亚伟喜欢看历史书籍,爱交朋友,特别喜欢交有学问的朋友。对宁夏水洞沟的投资意向,就是受几个研究历史、从事旅游方面的朋友的影响。当时,水洞沟遗址在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遗址又位于全国唯一的明代长城立体防御工事保护区,区内历史文物、历史典故和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多。捕捉到这一信息的王亚伟毅然决定——这事干定了。
经过了多次考察论证和洽谈,2005年10月,宁夏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王亚伟担任董事长,水洞沟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拉开帷幕。
知难而上
2005年秋天,王亚伟第一次走进水洞沟的情景,让他终生难忘。一条连接宁夏和内蒙古的简易道路从景区穿过,尘土飞扬;两地的农牧民在景区内放牧,景区内羊群随处可见;一些私人制药厂在景区安营扎寨。虽然王亚伟对开发水洞沟景区的艰难有所预见,但眼前的情景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为了打造一个历史文化景区,王亚伟聘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高星、宁夏著名史前考古专家钟侃、王惠民为水洞沟遗址博物领导,聘任曾成功主持开发过滚钟口、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著名景区的文史专家贺吉德为顾问。同时投入大量资金,请各方面专家,共同编制水洞沟总体规划。
为了清理私人制药厂的垃圾,王亚伟第一个冒着恶臭,挥动铁铲装车;为了说服阻止农牧民在景区内放牧,王亚伟带人每天徒步追赶羊群,宣传解说;为了保护景区的长城遗址,总经理祁子发带领员工,为阻止高压线通过长城保护区被打得浑身是伤……这些艰难困苦,不但没有让王亚伟退缩,反而更坚定了王亚伟知难而上的决心。
面对到处堆着白骨、以前从没有人进去的藏兵洞窟,王亚伟拿起手电筒就往里面钻。一个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居室、储藏室、灶房、炮台、机关遍布,攻守自如,能容纳千军万马,国内外独一无二的明代地下工事,就这样被王亚伟发现了。藏兵洞窟独特的军事历史研究价值,惊险的游客体验过程,后来成为水洞沟景区的一张王牌。
在王亚伟的带领下,围栏、清理、修复、文物保护、招聘员工、对外宣传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第二年春天,水洞沟旅游景区的史前遗址、长城烽燧、边塞古堡、藏兵洞窟、魔鬼城、旋风洞、卧驼岭、断云谷、怪柳沟、鸳鸯湖等20多处景观被开发出来。就连景区的厕所,全部都是按三星级标准修建的。
水洞沟景区建设原计划分为3期,在10年内投资1.97亿元,而实际上,不到3年就投入了近2亿元;按规划预计,景区3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10年接待旅客20万人次。而前3年游客接待量,就已经超过20万人次。
中国人来了,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来了,旅游爱好者来了……水洞沟景区逐渐成为历史研究和旅游体验的理想之地。
保持真实
3万多年前,水洞沟人的生活场景,仿佛是王亚伟的亲身经历。他为了将这些远古时期的场景真实还原,不惜代价追求完美。
“水洞沟景区靠什么?定位是什么?就是真实!没有真实性,水洞沟景区就没有竞争力和旅游的价值,就无法生存。”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水洞沟景区的建设发展始终在围绕“真”做文章。
在水洞沟景区建设中,王亚伟把保持遗址原貌作为景区建设的根本。他经常对员工说,游客到水洞沟就是为了看真东西,真实是水洞沟景区吸引游客,发展壮大的根本。
为了保持水洞沟人生活遗址和明代长城遗址的真实性,王亚伟多次拒绝在遗址景区内设置商业网点,拒绝用现代制作道具丰富景区商业、游乐氛围的建议,尽量让游客看到历史原貌。他说:“现代人造的景区没有竞争力和生命力。因为你今年做一个认为是最好的人造景区,明年肯定会有另一个比你做得更好人造景区出现,这种竞争永远没有赢家。而水洞沟景区区别于其他景区的标志,就是其历史文化地位和真实性,这是任何景区无法复制和超越的。”
为了让游客有真实的感觉,景区建设了一条两公里长的栈道,全部用实木铺成。实木的造价是水泥仿真造价的8倍多,但王亚伟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感觉!
在水洞沟景区的开发建设中,最让王亚伟自豪和兴奋的,就是水洞沟遗址博物馆。这也是王亚伟做事追求真实的一个范例。
为了让游客真切感受到3万年前水洞沟人的兴衰,王亚伟决定利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建造一个实物与光影、背景融为一体,场景无限,游客置身其中,能真实感受到山洪暴发、地动山摇、风吹日晒的博物馆。
为此,王亚伟先后到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考察取经,请专家编写方案。
投建博物馆标书公布后,由于科技含量高,3年内没有一个企业中标。几经周折,沈阳鲁迅美术艺术学校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手,终于实现了王亚伟的梦想。现在,游客置身博物馆,就仿佛在一群原始人的带领下,来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看到羚羊、野驴、等动物在眼前奔跑,看到水洞沟人打制石器,采摘食物,感受到暴雨、洪水、地震等灾难降临时的场景。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视觉、感觉的逼真性,让许多专家和游客赞不绝口。它不但成为集标本展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更是水洞沟景区旅游的一大亮点。
任重道远
“目前对水洞沟遗址的发掘,只是揭开了3万多年前水洞沟人遗址的冰山一角,要揭开水洞沟人的秘密,还任重道远。”王亚伟把水洞沟景区发展作为一种责任,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责任。
水洞沟景区已经是公认的国内外知名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一个个荣誉,并没有使王亚伟满足。
“我已经喜欢上宁夏,宁夏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到位,支持力度大,政府官员没架子,好打交道,对企业服务热情到位……”说起在宁夏开发旅游的感受,王亚伟对宁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水洞沟景区作为宁夏旅游行业中的后起之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确与宁夏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周到服务是分不开的。
“现在,宁夏成为国家向西部开放的桥头堡,自治区政府又提出‘两区建设,旅游先行’,‘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宁夏旅游已经成为西部开发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说起宁夏的旅游发展形势,王亚伟如数家珍。
王亚伟之所以对宁夏旅游政策和发展这么关注,这是因为他不但要尽力揭开3万年前水洞沟人的更多秘密,让更多的国内游客知道远古时期中国的文明历史;还有一个秘密,王亚伟要在宁夏再投资3亿元至5亿元,再打造一个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他对水洞沟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对在宁夏实施的新旅游开发项目充满信心。同时也让王亚伟感到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