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完善水洞沟考古多学科信息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六次考古发掘
分享 0
2014-07-31
46
日前,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开始了第六次考古发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水洞沟研究院副院长王惠民在发掘现场告诉记者,短短十几天时间,就在水洞沟的T3地点发现了千余件石器和一些灰烬、木炭遗迹,证实水洞沟确实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随着发掘的深入,水洞沟的文化脉络也将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自1923年以来,水洞沟先后经历了5次正规的考古发掘,出土各类石器、化石及装饰品总量有数万件之多。第六次考古发掘继续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副主席、中科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星出任领队。中科院、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部分学生参加本次发掘,有些外国考古专家也积极加盟。此次考古发掘,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涉及旧石器考古、古人类、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学、埋藏学等诸多学科。本次发掘地点,位于一处断崖之上,与此前发掘的地点“隔沟相望”。在正式发掘之前,高星等专家对参与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曾经3次到水洞沟参加考古发掘的博士后彭菲,现在已经是中科院的一名研究人员。这次,他又参加了新一轮发掘。彭菲向记者透露,这次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行考察、测量,可以更加准确地考察地层堆积、石器分布和先民的生活形态,揭示水洞沟更加丰富的文化信息。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