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的军事防御设施

   2015-03-04 266

 
在我国长城修筑史上,明代长城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峰。明长城大部分是砖石结构,其建造之坚固,设施之完善,防御功能之科学,都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让我们观察一下城墙。人们到北京的八达岭、慕田峪参观游览长城,看到在那崇山峻岭的山脊之上,蜿蜒起伏着雄伟的城墙。山峰沟壑本来就构成了天然屏障,再在其上修筑高大的城墙,这对于古代战争中只能使用大刀、长矛、弓弩、剑戟的人们来说,那简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现以八达岭长城为例,看看城墙本身的结构。城墙底部一般用巨大的条石或方石作基础,其上墙体的两侧,用每块重约30斤的城砖包砌,中间填以碎石和黄土。墙体上部平铺三四层方砖,用石灰抹缝,结实异常。城墙平均高度七八米,一般情况下山势陡峭的地方矮一些,山势平缓的地方相对高一些。城墙墙基的宽度6.5米,顶宽平均4.5米,墙顶坡度较大的地方,可容五马并行,十人并进。并用砖砌成阶梯状,以利于来往行走。墙项内侧有高约0.5米的宇墙,也叫女墙或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墙顶外侧有高约2米的砖砌垛墙,上置供了望用的垛口,其下有供射箭用的方形射孔。为了保护墙体不被雨水浸泡坍蹋,墙顶上还修有排水沟,安装有吐水石槽等。在墙体内侧隔一定距离开有石砌或砖砌的拱形券门,中修磴道直通墙顶,以便将士们上下。城墙外侧的迎敌一面,地势一般高深陡峭,难以登攀。明长城重要段落的墙体基本相差无几,其他地方也有相异之处,主要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地形和人工削平的屏障作为墙体。在甘肃和宁夏等地,还有一些土筑城墙,这里就不再详加叙述了。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也叫敌楼。一般是在高出城墙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二至三层不等,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和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世纪后半期创建的。《明史·戚继光列传》载,戚继光建议“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这1200座敌台只是山海关至北京居庸关一段,如果把万余里长城上的敌台数目加起来,那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墙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砌有垛口,台上建有房屋,称为铺房。铺房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蔽风雨”。墙台的防御作用是很大的,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
 
  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蔽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犄角之势,一旦有急,召之即来。另外,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烽火台是报警的通讯设施,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
 
  在长城线上,有许多重要的关口,有的在两山之间,如嘉峪关,有的在山河或山海之间,例如山海关。因此分别被称为关山、关河、关津、关塞、关隘和关口等。这些关口,平时是长城线上进出的通道,战时则是进攻和防守的重点,我国古代许多著名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明代还在这控扼长城通道的地方修了许多关城。这些关城是和扼守长城的关口连在一起。因此修筑得特别坚固,设计也特别周密。例如北京境内的居庸关,在30多里的关沟中建关三重,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之誉。驰名中外的山海关,人们用“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来赞美之。另外,像山西境内的长城外三关,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河北与北京境内的长城内三处,即紫荆关、居庸关、倒马关等处的长城,都建有十分坚固的关城。
 
  明代长城那高深坚固的城墙,那攻守皆宜的敌台、墙台,屯兵备战的城堡,报警的烟墩,固若金汤的关城等设施,构成了一道完善严密的军事防线。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