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发声” 让历史“说话”

   2019-11-13 2
 
  近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核定结果公布,宁夏大麦地岩画、姚河塬遗址榜上有名!
 
  守护住历史文脉,让更多的文物古建筑得以保存与传承,最基础的工作是摸清家底,让散落民间的不可移动文物进一步受到保护和重视,为宁夏旅游和银川旅游注入新元素。
 
银川旅游水洞沟
 
  截至目前,我区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381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0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4处。西夏陵、丝绸之路(宁夏段)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西夏陵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银川旅游景区西夏陵、水洞沟遗址、开城遗址为全国150处大遗址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历史文化名镇(村)1个。横亘于宁夏大地数百公里的秦长城、明长城遗迹,可见墙体1038千米,烽燧、墩台、城障、关隘、城堡等长城防御体系中的单体建筑设施1225座,被誉为中国的“长城博物馆”。
 
  在银川市贺兰山东麓沿线,38千米的明长城纵贯贺兰县、永宁县、西夏区。其中,“三关口长城”依山而建,扼控宁蒙,自古是咽喉之地,但这段颇为雄伟的长城也曾一度倾颓。银川市文物局积极承担起属地管理责任,协同区内外专家开展三关口段长城修缮保护工作。
 
  “针对该段长城墙体裂缝、坍塌、墙基掏蚀、雨水冲垮等主要病害,我们采用顶面保护、裂缝修补、锚杆加固、土坯衬砌加固、夯筑加固等措施对遗址本体进行加固保护。”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副主任、原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主任张艺明作为参与者,见证了三关口长城修复工作。
 
银川旅游水洞沟长城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来宁对明长城三关口段抢险加固工程验收后连声称赞,评价该工程既‘修旧如旧’,保持了遗址历史风貌,又为三关口长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张艺明说。如今,这段长城成为我区科学保护长城的典范。
 
  2020年,我区将计划实施明长城青铜峡北岔口段、盐池青羊井段及4号敌台、中卫胜金关段、银川水洞沟敌台、永宁磨石沟烽火台的长城保护工程。
 
  “2015年以来,文物局结合我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按照轻重缓急,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和我区文物局批复方案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项目54个,申请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亿元。”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石学安说,重点实施了长城重要段落、固原古城、将台堡革命旧址、田州塔、西夏陵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及安全防护工程。
 
  2014年8月16日,固原新发掘一座唐墓,初步判断墓主为男性欧洲人,这进一步证实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原州)在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2014年以来,我区正式启动固原古城抢险加固保护工程,让这段历史重回人们的视野。“整个工程分为三期实施,一期已结束,目前正进行二期。工程以现状加固维修为主,结合素土夯筑的原有构造技法进行施工保护,目前已完成了工程总量的75%。三期工程已通过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的立项计划,方案正在编制中。”石学安说。
 
银川旅游水洞沟长城

 
  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深入及对文物保护成果如何惠及社会大众的思考实践,文物保护的内涵和方式不断扩展丰富,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考虑长远利用传承需要。
 
  石学安告诉记者,我区在做好传统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前移”的文物保护工程:由自治区考古所联合浙江大学开展须弥山石窟测绘数字化工作,采集信息为后期石窟壁画修复提供依据;试点开展明长城河东墙段物联网监测工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获取长城周边的社会生产活动对长城本体的影响、破坏程度等相关信息,精准实策实施长城本体保护;着手实施贺兰山岩画数字化采集留存工程,为岩画后续展示利用提供精准数据和平台。
 
  如今,经过修缮的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布局更加完整,遗址风貌更加恢宏,周边环境也更显静谧。(宁夏日报记者 马忠)
 
  古长城:新技加上古法 实现修旧如旧
 
  自西周开始,战国、秦、汉、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在宁夏境内修筑过长城,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加上人为破坏,让古长城渐渐失去了往昔风采。
 
  2014年,我区启动长城保护工程。原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主任张艺明全程参与了明长城银川三关口段100米墙体抢险加固保护工程。
 
  在三关口长城抢险加固过程中,全部采用传统做法,其中土坯夯筑方法最常用。而为了恢复长城“原貌”,要先对长城墙体土质进行化学检测分析,然后寻找碱度等各方面最相似的土。
 
  找到最合适的土后还要改性。根据一定比例加入灰土;根据原有土质状况,加入大小合适的石子;为了让土不易变形腐朽,加入红柳、玻璃纤维、胡麻秆等。然后将加了“料”的土拌合均匀,浇上水,用塑料布盖上,根据不同部位需要“醒”不同时间。在不断摸索、多次实验中,张艺明也成为“土”专家。“时间长了,我们都有了经验。抓一把土,捏成团再扔到地上,正好摔开而不散,就是醒好了。”张艺明说。
 
银川旅游水洞沟
 
  除了“玩土”是门学问,长城抢险保护还有很多学问:按照原有设计,要在长城表面喷涂硅丙乳液,以加强表面结构防止风化。但张艺明等人多次实验发现,此方法不可行。因为经过长期风蚀雨侵,长城墙体表面已结成一种固化壳,硅丙乳液与墙体无法结合,反而形成两张皮,风一大就会脱落。顶部防水,在长城抢险保护中非常关键。原本设计是顶面集中排水,但在施工中,张艺明等人发现集中雨水会冲刷墙体,反而造成伤害。后经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协商,决定改为散排方式,即长城顶部改为中间高四周矮,让水向四面散排。
 
  2015年,三关口明长城抢险保护工程竣工,修补加固1000余处掏蚀洞,开挖导洪沟1100余米,改性黄土夯筑土方量6200立方米,墙体顶部胡麻泥封护3720平方米,使用土坯砌筑砖5.8万块。(宁夏日报记者 杨超)
 
 
更多>同类旅游资讯